通訊機房、計算機房、數據中心、科研實驗室等場所的空調系統主要是為精密設備提供一個良好的運行環境,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保證儀器儀表的準確的性,并且要求長期不隔斷運行,可靠性極高。目前很多通訊機房、計算機房、數據中心、科研實驗室等場所沒有使用機房專用空調(常被稱為精密空調,恒溫恒濕機),而是廣泛應用普通舒適性空調。與機房專用空調比較,舒適性空調問題如下:
一、舒適性空調耗電量大,機房專用空調選用的工業等級壓縮機能效比高達3.3。而舒適性空調目前業界選用的壓縮機能效比約2.9,同時考慮到其他設計差異,如顯熱比指標,舒適性空調比同容量的機房專用空調多耗電20%-30%,不僅增加使用成本,也浪費能源。
二、舒適性空調在機房內應用,壽命短。在365天/24小時應用的情況下,其壽命一般不超過3年(機房專用空調的設計壽命一般為連續運轉10年)。
三、舒適性空調維護量大,舒適性空調長期應用在非設計工況下,故障率高,能效比不斷下降,越來越耗能。機房專用空調按照全年長期運行設計,維護量小。
四、舒適性空調出風溫度過低,會導致在出風口附近空氣中的水蒸汽飽和凝結出水滴,對附近的用電設備造成很大危險。
五、舒適性空調風量過小,不適合計算機設備的高熱密度的發熱特點,無法驅除機房的“熱島效應”。
六、舒適性空調溫度調節精度過低,溫度調節精度為±3~5℃,溫度的波動對設備穩定運行極其不利。
七、舒適性空調沒有濕度控制功能。舒適性空調無法進行濕度控制。沒有加濕功能,只能進行除濕,在冬季甚至過度除濕,濕度過低產生的靜電極易產生設備故障。
八、舒適性空調過濾能力無法達到機房標準。舒適性空調只具備簡單的過濾功能,其過濾器的過濾效果根本無法達到機房的要求。機房專用空調嚴格按照0.5 微米/升<1。8,000(B級)設計,配合以每小時30次的風量循環,保障機房潔凈。
九、舒適性空調在北方地區無法實現低溫(室外)運行。一般標稱-15℃以下即無法制冷和加熱,而機房是發熱量很大的區域,即使在冬天也需要對設備進行降溫。
采用風冷型恒溫恒濕精密機房空調,風流組織采用側送上回。機組安裝在機房一側,并要一用一備,控制系統自動切換。
采用風冷或水冷恒溫恒濕精密機房空調,以下送上回的氣流組織順應熱氣上升的原理順利帶走熱量。機組陣列排布,并設置備用機組,控制系統在某機組出現故障時自動機啟動備用機組,可搭載N+1新風系統。